奸角在未必有忠角
Liz Truss 做了44天首相便請辭(如果做夠33天就成個畫面fit曬),成爲英國最命短的首相,也是伊麗莎白二世在任最後的首相。有人話Liz Truss 頂住深層國家,可能睇得TVB宮廷劇太多,總以爲世界有固定的角色基礎,凡奸必有忠。「深層國家」不是一個實行單一綱要的緊密組織,是全球政商學的利益關係網,按情況從左右兩邊搖擺,但目的都是蠶蝕本土低下階層生計,架空主權國家和選民權力為己任。極左和極右從來一體兩面,不是說極左就是「深層國家」。自80年代的戴卓爾夫人實行新自由主義,左右派早已合流,深層國家按情況打出手上的牌。美國自911到奧巴馬打的是「右牌」,奧巴馬上任後打「左牌」,每隔幾十年「撥亂反正」,深層國家在轉變期間獲利,現在是「右牌」有回潮跡象,所以你會見到種種「右派」的政策出台。與其說是左派與右派之爭,倒不如是「全球主義」與「本土主義」的角力,詳看《深層政府之迷思》。
首先,Liz Truss自稱「猶太復國主義者」,在 WEF 的「名人榜」榜上有名,官方DS認證的自己人。2021年有369名議員投票授權政府落實疫苗護照,Liz Truss 是其中一名。任內通過了《公共秩序法案》 (Public Order Bill) ,授權警方阻止和搜查任何參加抗議活動的平民,更可要求示威搞手戴上 GPS 追蹤器。Liz Truss 上任不久,便跑到聯合國宣布英國追加支持烏克蘭的撥款,軍事援助翻了一倍,達到 46 億英鎊,不到一年的時間,烏克蘭的援助承諾總額達到 70 億英鎊。英國的鐵路和地鐵預算被削減了 40 億英鎊,引發罷工浪潮。大型公共項目延遲,例如新的NHS醫院,預計進一步削減地方政府服務。自今年 2 月起政府干預烏克蘭局勢以來,加上兩年疫情的瘋狂量化寬鬆,能源價格一直上漲。普通家庭每年的能源使用價格比去年同期高出約 1,000 英鎊,即使有政府的補貼和減稅,每個家庭仍多付約 500 英鎊。
減稅、增加基建投資是激進的財政政策,那錢從何來?又是找銀行借錢,即是深層國家。英國政府剛上個月已借了 118 萬英鎊,是預期的兩倍。上個月政府支付的債務利息增至 82 億英鎊。加上鳩防疫政策借貸超過 4000 億英鎊,政府借款現在處於歷史最高水平。英國現在的債務與國家收入比率為85.4%,問題非但沒有解決,而是像雪球越滾越大。Liz Truss 從軍工企業的訂單賺取佣金,其黨友靠做空英國經濟獲利。援助烏克蘭即是假疫情第二季,政府發債,政客發財,最後由英國窮人埋單。
英國《快報》的定位一向建制上右傾,經常評擊普京政府,但根據上個星期的《快報》民調,九成四的受訪者表示英國政府不應繼續金援烏克蘭,證明主流輿論開始出現反對聲音,因為加劇俄烏戰爭確實嚴重影響英國低下階層的生計。相比之下,英國在阿富汗的年度費用為 10 億英鎊。英國政府放棄阿富汗人的人權,同時因為支持烏克蘭的「民主與自由」再次大灑金錢,將烏克蘭的國際主義放在第一,英國選民的本土利益其次。烏克蘭明顯是繼假疫情後,深層國家下一個重點議題,見本來反槍反邊界的左膠忽然「右傾」,支持武力自衛和邊界完整就知什麼一回事。
至於英國何去何從,政府由誰總掌管?第一個結果是輿論下,保守黨可能決定提前大選,然後當然給「瞓係到都贏」的工黨執政,方便英國進入加拿大模式,大搞新社會環保主義,打劫中產,諗住過來齋收租過日神的中產黃絲肯定仆直,因爲買樓收租屬左膠的「黑五類」。工黨作爲DS的馬前卒,當然會趁機玩電子身份證(倒不是說保守黨不玩),加強LGBT仇恨犯罪法律,即係如果你話「世界上得兩種性別」會被判極刑。
第二的結果是 Boris Johnson 重新當首相,好像當年丘吉爾一樣,兩次回歸首相府。一向「倒波」的 BBC 和 Sky News 大外宣近日經常暗示 Bring Back Boris,Boris回巢的機會大有可能。不過無論如何也是人民當災,Boris 恐怕找他的老黨友 Rishi Sunak 當他的左右手,或者直接找 Sunak當首相,而 Sunak 的家族正是在印度經驗電子身份生意,兩者的結果都是導向 Great Reset 的方向。
Boris 在國會的臨別演說以'Hasta la vista, baby'收結,暗示後會有期。all the world's a stage,政壇本是舞臺,面包與馬戲之一 (bread and circus),這套爛劇就是來分散民衆注意力的把戲。究竟分散了什麼,下回繼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