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電動車(四):「安全而有效」(safe and effective)
各國車廠勇往直前玩電動車,可以預計這些 play stupid game wins stupid prize 事件陸續有來。記得上年也發生過同類事件,運往美國的貨輪因幾輛「老鼠屎」電動車無端起火,恐怕令其他無辜的3000輛汽車葬身大海,一向反左膠自居的 Jeremy Clarkson 也加入戰團大罵電動車是「天殺的危險」。
除非是運油輪,貨輪起火鮮有聽聞。即使不幸起火,生意可不會鬧著玩,貨輪裡的自動滅火設施該可以把源頭殺滅於萌芽,否則商家佬賠到破產。問題是電動車熱潮是以政治掛帥居多,多於現實市場需求,車廠一味大躍進式的電動化,但配套設施嚴重不足,業界根本沒有經過長遠考慮便草草力推電動車。即使了解電動車的弊病也要被逼硬着頭皮加入深層國家的「零排放」風潮,否則被ESG降低評級,增加營運、集資、週轉等成本,例如一向冷待電動車的豐田汽車便遭到財團逼宮,逼令其全面發展電動車。
前文提過,當電動車裏面的鋰電池一起火便一發不可收拾,伴隨著高溫和有毒氣體,電解質加熱並分解成部分氧氣增強火勢,導致「熱失控」(thermal runaway),當溫度上升時引發的變化使本身的溫度更進一步的增高,形成惡性循環,所以電動車需花更長時間撲滅,撲滅後有時還會重新起火。故此消防隊近年購入新滅火車,外觀類似一個大浴缸,把起火的電動車一股腦兒沉下去。當然,傳統汽車也會起火,但滅火筒能輕易把火種熄滅,火勢比發生在電動車容易處理,而電動車會排放諸如鈷、一氧化碳、氰化氫、氫氟酸的有害物質,令消防員中毒而導致終身殘廢。假如電動車在空曠地方起火倒還好,起碼不會波及其他東西。如果發生在密封的環境如地下停車場,隧道或郵輪,那就慘了,周遭物品全面報廢,今次起火的貨輪還弄死一名海員。預計焚燒幾日的貨輪會嚴重破壞周圍自然環境,特別鳴謝那些因為「支持環保」而購買電動車的NPC。
為何航空公司不準乘客帶鋰電池上機? 原因也一樣,因為如果鋰電池在機艙內起火絕對是滅頂之災。同一時間,財團跟你說電動車是安全而有效?記得上次財團力推某種醫療產品也是「安全而有效」(safe and effective),現在不得而知了。故此,大家下次行走海底隧道時多求神拜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