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大家記不記得一月時筆者曾經分享過一名英國學生登上 GB News 痛批校內口罩令,害得學生不能正常上課,更當場真情流淚1。她叫 Sophie Corcoran ,今年考入了筆者的母校杜倫大學 Durham University ,一開始還以爲只是普通中學生,年紀輕輕已經是 GB News 和 TalkRadio 的嘉賓主持,真是後生可畏啊!
筆者年少不懂事,學生時說實在不太關心身邊發生什麼事,只掛住考好成績和享受學生生活,忙着畢業後找好工作。杜倫大學貴為學院制,每間學院有其獨立宿舍、酒吧、大廳、入院儀式、歷史和習慣。學院會定期舉行學院晚宴 Formal Dinner,學生坐在長枱,穿著黑袍吃飯,有時會邀請德高望重的校友回來,大家每人一小杯Sherry,起立唱著學院的格言,好像哈利波特入讀了霍格華茲,傳統果然好玩(牛津劍橋歷史更久更有氣派因此更好玩,所以大家俾心機讀書)。老實說。我對杜倫大學沒有太大歸屬感,除了每年收到的學院寄來的晚宴邀請信(順便叫舊生捐款),已經忘了自己曾是杜倫大學的一份子。華人在英式老牌大學總是一分區隔,英國貴族喜歡強調身體衝撞的欖球和足球,亞洲人適合較溫和的羽毛球或乒乓波,又或者可能身爲外人無辦法理解英國人爲何那麼鍾情開派對,還要在派對播放強勁音樂,喝得酩酊大醉的執著,然後隔天抱怨自己爲何喝得太多,幾天後周而復始。至於不喜歡開派對的英國人還是有的,很多都是傾向左派,不是說所有愛派對的就是右派,但文靜的人不知為何以左派和耶撚居多,都是反槍反侵的留歐派。
即使杜倫大學學生有68%是白人,38%來自私立學校,不知不說,近年大學嚴重左傾,甚至用大學經費舉辦課程給兼職妓女的學生,而且還熱衷於極左式的「取消文化」。South College 於上年12月邀請右派記者Rod Liddle 到學校演講,幾十個學生隨即離場抗議,鑑於Liddle之前發表過關於「恐懼變性人症及種族主義」言論,實際上只是說非洲的問題和殖民主義沒太大關係,邀請他的 Tim Luckhurst 教授大罵離場的學生「真可悲」(pathetic)。不過左膠學生會,包括女權學會、LGBT+學會、工黨學生會和學生會一致發話「恐懼變性人症及種族主義」言論不能以政治意見或學術自由包裝公開發表,因為會令「LGBT人士在感到不安全」,要求 South College 為邀請Rod Liddle道歉。至於為什麼沒有右派的學會捍衛South College?因為大學學生會完全查禁了所有的右派學會,例如保守黨學生會和自由經濟協會,而左派的政治學生會則繼續存在,如工黨學生會及馬克思學會。英國的大學學生會一向左傾,但過份到叫「政敵」組織解散倒聞所未聞,手法和中共一樣一言堂。之前也提過,杜倫大學也熱衷於防疫,即使英國一早解封,學校還繼續網上教學,連大學最大金主 Mark Hillery 也看不過眼,聲言如大學繼續扮野防疫,不會再捐錢,反正網上教學成本少2。英國的富豪還有點貴族精神,榮辱與共,大學名聲搞壞了,受苦的是學生,身為校友也感到尷尬。杜倫大學本來與牛津劍橋齊名,繼「牛劍」Oxbridge 是英國最古老的大學,近年搞到連英國頭20名的大學也追不上 (Times Higher Education),希望母校以後正正經經辦學,不要再玩膠和鳩防疫。
至於文章的主角, Sophie Corcoran 決定參選 Durham University 學生會主席3,是英國學界裏云云左膠人海中,數一數二的右派參選者,若果她成功當選,一方面證明不是所有學生都是幫左膠舉旗的「有用的蠢才」,另一方面或許可以拯救正在沉溺在極左覺醒(woke)的杜倫大學,撥亂反正,回歸本來內斂型但帶少許貴族氣息的老牌大學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tch/?v=477730713759453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ongkongbridge/posts/299360198959085
Sophie Corcoran: “The students can represent themselves, they’re not children”. 27/02/2022. Palatinate. https://www.palatinate.org.uk/sophie-corcoran-the-students-can-represent-themselves-theyre-not-children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