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個到烏自願者的「趣事」,當中還有黃絲......
《每日郵報》報道1,英國有自願者前往烏克蘭參戰,但不夠兩星期便打道回府,原因是遭到當地軍人敵意對待。毫無軍事經驗的 Ben Spann 瞞住家人前往烏克蘭,聲稱前往波蘭進行人道援助而不是參戰。不料到當地後被安置在沒有基本生活設備的簡陋安全屋,然後給數十名烏克蘭軍人舉槍指頭,如同戰俘一樣被搜索全身。當局知道他們是英國人後便帶他們前往武器庫,沒有獲發任何武器,但給「擺在」武器庫門外的俄軍死屍嚇壞,得知所屬小隊需前往烏克蘭更東邊的地方,便下定決心放棄回家,現在唯一擔心的是怕被家人罵死。
BBC則報道有人道義工在波蘭和烏克蘭接讓邊境被邊防人員拿走護照2,差點被以爲是烏克蘭人,「被徵兵」永遠不能回家。不過稱能幫到一些難民是畢生難忘的體驗,旅程非常「得着」,說得好像到老人院的義工一日遊。
至於在Telegram,有來自美國的自願軍人分享3,經歷和Ben Spann差不多,不過糟糕幾倍。他來到當地已經看到不少英美的自願軍人被幹掉,不過當局聲稱陣亡的軍人屬於烏克蘭。而當事人則與其他英美加的自願軍人被強行拉上首都基輔的前線,但不提供任何裝備,包括武器和避彈衣,有些幸運能拿到武器的卻只獲發幾十枚子彈,根本不夠用,和電影《兵臨城下》裏面的無武器的炮灰一樣。越發感到不對勁,唯一辦法是跑回家,幸好碰上了一輛救護車,於是坐順風車跑回邊界,不過去到邊界,又是另一場惡夢。待在邊界的自願組織義工立刻把他們拉到一旁,叫他們全丟掉所有帶來的裝備,因爲邊防軍人會抓住任何身穿裝備的自願者,剪爛他們的護照,丟他們去前線作戰,和其他烏克蘭男性的徵兵一樣不能回家。他感嘆這簡直是「一場局」,呼籲大家如果沒有覺悟下決心參戰,千萬不要傻乎乎跑去烏克蘭。感覺就是很多歐美民衆給主流傳媒洗腦,甚至沒有軍事背景的也跑去烏克蘭,以爲人家會當你「白武士」,誰知只是被人家當炮灰,和有防疫L自掏腰包坐飛機去美國打mRNA疫苗一樣的腦殘。
筆者甚少分享BBC的矯情文章,不過今次事件的主人翁的經歷倒是十分滑稽,如果有「最on9黃絲獎」,非他們莫屬,所以不得不公諸同好。文章開頭以「定居英國香港人參加國際志願軍團的故事」、「生與死的思想鬥爭」等標題開首4, 說得一副躊躇滿志,香港人出征打救烏克蘭,可歌可泣的故事。長話短說,就是講述沒有經過正規軍事訓練,只參與過19年的示威,現移民英國的兩名香港人跑到烏克蘭後,因被軍方要求簽生死狀,戰爭結束方可回家,感到和想像中的「戰爭」不一樣,未上戰場即打道回府,連一向「手足前手足後」的連登仔也恥笑。
筆者雖沒有當過兵,但讀過幾本退役軍人寫的戰爭回憶錄,結論是如非保家衛國,好人好姐不建議當兵,除非心裡有所覺悟。以美軍為例,除職業軍人,現代軍人的定義一般解從經過10週的密集式基本訓練後的專業人員,較為精英的陸戰隊則有13週,未計個別兵種的專業訓練。3個月的訓練中,槍械訓練為其次,最重要的是生理和心理的改造。生理的包括早上四時或不定時起床,因打仗時沒有平民習以為常的的9至5「工作時間」,週末沒有休假,密集式體力勞動兼極少睡眠時間,例如需要背著超過25公斤的裝備,在半天內走大概30英哩,還預備同時背著受傷的同袍。
示威者和差佬比拼過後,好歹每晚可回家睡在床上休息。軍人則完全另一個層次,和敵人拼過後,作息時間就是敵人暫停進攻的時間,敵人當然不會有日程表告知閣下幾時進攻,所以作息不會定時,通常戰友們會輪流作息,多數情況是基本上沒有休息時間。所謂攻其不備,敵人的目的就是不斷騷擾你,令你沒足夠睡眠,趁你不夠精神,昏昏欲睡之際便攞你命。即使真的有休息時間,戰壕是你的睡床,頭盔就是你的枕頭,還未計難以入口的戰地口糧、幾星期不能換衣服、不能洗澡、惡劣的生存環境,身體稍為孱弱也不行,或者連入伍的機會都沒。我不知整天戴著口罩,四眼無光的瘦弱文青黃絲是否參軍的材料。
打仗不是War game,有槍械經驗是不夠的,軍事訓練的目的主要是教你生存,而不是殺敵。看過〈Full Metal Jacket〉就知道,教官發狂亂罵學員的原因不是因爲他們是虐待狂,而是想學員模擬在緊張的環境下能夠思考。好的士兵最重要是練如鋼鐵般的心理素質,完全服從上級的命令,在混亂的槍林彈雨之中能作出冷靜分析及決定,知道在戰場稍為行差踏錯的代價可會是自己或同袍的性命,知己知彼,準備週詳,定出現實而進取的策略,出手要快狠準。故此,很多退役的軍人到商界搵食也如魚得水,他們在軍中的訓練同樣適合弱肉強食的商場,固然戰敗的代價不是死,但仍是高度壓力環境裏的鬥爭。自以為是,愚昧且囂張,不懂戰略分析,凡事以感情為行事標準的人完全不適合上戰場。
最後,加入軍隊即等於將自己條命交給軍隊,全世界所有軍人都要簽生死狀,不會好像平民一樣可隨時辭職,這是基本常識。在軍隊如果你突然「唔撈啦」即是AWOL (Absence Without Leave),即是逃兵,嚴重過在辦公室的擅離職守,經軍事法庭審訊,罪名可會是槍斃,而不是減人工或出警告信了事。假如軍人可以隨時「辭職」,那軍隊找誰打仗?萬一爆發戰爭軍人全跑光回家豈不是潰不成軍?
勇敢可以是白痴,但白痴不一定是勇敢,香港人不是白痴,而是太多「勇敢」沖昏頭腦的人。我怪的是周星馳電影,什麼「做人冇夢想同鹹魚有咩分別」、「只要有心就會成功」簡直一派胡言(說笑而已),害了幾多人衝出來柒,還要給BBC訪問,糗事傳千里。香港人已經因為口罩成為民族服飾,「東亞病夫」之餘還多重「懦夫」的罪狀,有時在英國真的不太敢自認香港人。